對于消費者來說,“私單”比在裝修公司簽單優惠許多,但可能面臨沒有保障的結局;對于設計師來說,“接私單”可以增加收入,也可能被公司發現而得到懲罰;對于家裝公司來說,設計師接私單會損害公司利益,卻無可奈何。“私單”已經成為行業普遍現象,沒有人能從中得到絕對的利益。
接私單成普遍現象
設計師在與消費者接觸過程中,繞過所屬公司,直接提供設計服務,并為其介紹施工隊伍和主材供應商,通常被稱為“接私單”。有業內人士表示:“接私單太常見了,這不叫行業問題,而是行業現象。”某公司設計師也向記者透露:“很多設計師都在接私單,有的設計師完全靠接私單、吃回扣生存,這已經不是行業秘密。”
據了解,在家裝行業中,設計師接私活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為消費者通過朋友介紹等渠道,主動找到設計師,請其提供設計服務;另一種為設計師通過公司掌握到消費者資料,主動聯系,以低價的優勢吸引消費者。
多家公司負責人表示,接私單最終傷害的是消費者的利益。實創裝飾北京營銷副總監張毅介紹說:“私單提供的服務完全建立在設計師個人能力和道德上。設計師能力不足,施工出現問題,從主材商家拿回扣,甚至拿錢后消失的事兒完全有可能。”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對于此類情況,絕大部分家裝公司采取嚴厲制止的態度。張毅說:“曾經有公司的設計師在外面接了私單,結果施工時出現問題,消費者要求公司賠償。如果置之不理,對公司聲譽影響極大,公司不得不為設計師收拾爛攤子。”天盛裝飾總經理孫顥說:“設計師接了私活以后,利用所掌握的公司資源,為消費者提供裝修隊、介紹主材品牌商,從中抽取提成。在公司流程中,這是公司的利益部分,所以設計師一旦接私活,也損害了公司的利益。”
價格是私單繁盛的主因
與裝修公司提供的服務相比,“私活”價格便宜。某公司設計師在記者咨詢裝修服務時稱,設計師為消費者提供量房、制圖服務,價格最高不過公司價的八折。如果關系好,設計費還可以再商量。如果消費者需要,還可以為其介紹施工隊和主材商家,施工費用和主材都可以打折。
程先生在昌平某小區剛剛按揭購買了一套房子,他向記者表示,咨詢了很多裝修公司的報價,還是覺得高。“找設計師畫圖,再找施工隊按照圖紙施工,最起碼可以省下管理費和稅費。管理費為基礎工程費的12%,此外還有超過3%的稅費。”
面對這種情況,家裝公司的態度多為無奈。多家公司負責人表示,公司與設計師簽訂勞動合同時,明文規定了不許接私單,并通過日常監管、口號倡導等賞罰并用的方式引導。
有業內人士表示,對于價格的敏感,成為私單繁盛的主要原因。“多數人并沒有成熟的裝修消費意識,北京房價高,消費者更希望在裝修上能省則省。”但消費者接受設計師做“私單”后,便有可能存在巨大風險。曾有消費者投訴,設計師接完私單后,因為不耐煩設計圖紙一改再改,直接一走了之,后期不聞不問,導致裝修擱置幾個月。業內人士提醒,簽“私單”存在很大風險風險,對消費者利益造成損害,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一定不要簽“私單”。
裝修公司的價值需要提升
裝修公司出現之前,人們的裝修方式就是找工人刷墻鋪磚,非常簡單。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升級,裝修隊已不能滿足需要,裝修公司應運而生。設計師接私單,表面上看來是個人與裝修公司的利益博弈,實際上是“馬路游擊隊”、施工隊等非專業機構在爭奪市場。
不可否認,裝修行業的低門檻、低標準讓人們對其認識仍停留在“手工業”上。業內人士表示,除非使用質量低劣的裝修材料或施工過程中有非常明顯的偷工減料行為,兩年、五年的合同保修期內,一般不會出現問題。裝修公司與私人相比,優勢并不明顯,這也是很多消費者不在乎保修的原因。
除了保修保障外,很多裝修公司并沒有提供物超所值的服務。在采訪過程中,多名消費者表示,裝修工程中,消費者處于信息弱勢地位,很容易被專業公司、主材商“忽悠”,多花冤枉錢。同時,裝修工藝等專業知識的缺乏,也常常讓消費者感覺迷茫。
設計師一旦接私單,希望通過某個消費者渠道獲得更多客戶群體,在工作中更賣力,與消費者合作較順利。相比之下,裝修公司的優勢更多體現在“有信譽、風險低”上,并不足以打動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
對于設計師接私活,控制、打壓并沒用,還需要裝修公司提供更好、更細致的產品和服務,讓消費者感受到公司的價值。行業低門檻、低標準的問題,也終將隨裝修公司服務的成熟和行業的規范得到解決。
接私活提高收入
不接私活,我的生活水準太低。目前家裝公司內,設計師的工資體系為底薪+業務提成,我們也希望消費者多簽單,這樣我們的收入也高。但是很多消費者對價格很敏感,會主動問我們接不接私活。而且在家裝圈,設計師都是吃青春飯,這么大的強度,如果現在不多接單,40歲以后想干也干不成了。對于我們來說,理想的職業還是有自己的設計辦公室,沒人喜歡一直打工。
TAG:
裝修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