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女同事,出生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說起來也不算太老,可她的那種消費觀念似乎比我媽還陳舊。她無法理解我每年為什么要拿好大一筆錢出去旅游;她不能理解我為什么每月要花錢去健身和美容;她無法理解我為什么心情好的時候,還要去咖啡廳喝上一杯卡布其諾或藍山,而不是回家泡杯烏龍茶喝;她更不能理解我每次總要花不菲的價錢去花店買那些容易枯萎的鮮花,而不是去買一束經濟又耐用的塑料花。在她眼里我的這些消費都是純粹的浪費。
記得有一次我們去逛街的時候,在一家高檔內衣店里,我看中了一套內衣,花色款式都很滿意,做工也精細,而且板形特好。可同事一看價格便大叫起來:什么做的啊,要二百八十!頓時所有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朝我們射來,窘得我滿臉通紅趕忙付錢走人。可那位大姐一路上還在嘟囔:一套內衣要這么貴,又不能穿在外面,花這么多錢真是不值。在她看來,十幾塊錢的內衣同樣能穿,為什么還要去買那二百八的呢?
我知道,從根本上說這不是錢的問題,因為她的薪水比我拿得多。
前些日子,我和老公剛剛貸款買了套一百多平米的房子。首付是我們這幾年的積蓄,十年按揭,月供兩千多。把房子好好辦公室裝修了一番,一切都收拾好了以后,我們便請了親戚同事到家里來坐坐。當然我那位同事也在其中。
可她看了之后,并沒有像其他同事那樣露出羨慕的表情,而是自始至終用一種同情的目光看著我。臨走時,她把我悄悄地拉到了一邊說:“你現在還能睡得安穩嗎?”見我不解,便又解釋:“你現在可是背著債過日子啊!”于是,我便一下子愣在了那里。
其實我的這位女同事并不是一個窮人,但卻一直過著窮人的日子。記得國外有位研究發展的學者說過:貧窮是一種生活方式??他的意思是說,有些人的貧窮并不是因為缺錢,而是因為陷到了一種貧窮的活法里。
TAG:
裝飾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