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建瑪特A區,燈輝璀璨,歐式的、中式的、古典的、現代的各種款式琳瑯滿目。突然發現要為居室選擇既漂亮又得體的燈飾卻有些難。向多家經營燈飾的商家咨詢后,作了如下總結。
客廳的壁燈:一般說,客廳如果空間較高,宜用三叉至五叉的白熾吊燈,或一個較大的圓形吊燈,這樣可使客廳顯得富麗堂皇。如果客廳空間較低,可用吸頂燈加落地燈,這樣,客廳便顯得明快大方,具有時代感。落地燈配在沙發旁邊,沙發側面茶幾上再配上裝飾性工藝臺燈,如果在附近墻上再安置一盞較低的壁燈,這樣效果就更好了。不僅看書、讀報時有局部照明,而且在會客交談時還增添了親切和諧的氣氛。電視機后部墻上也可裝盞小型壁燈,光線柔和,以保護視力。客廳的壁燈:餐廳的燈罩宜用外表光潔的玻璃、塑料或金屬材料,以便隨時擦洗,而不宜用織、紗類織物燈罩或造型繁雜、有吊墜物的燈罩。光源宜采用黃色熒光燈或白熾燈,燈光以熱烈的暖色為主。如果在附近墻上適當配置帶暖色色彩的壁燈,則會使宴請客人時氣氛更熱烈,并能增進食欲。
臥室的壁燈:臥室光線以柔和、暖色調為主。可用壁燈、落地燈來代替室內中央的頂燈,壁燈宜用表面亮度低的漫射材料燈罩,床頭上方的墻壁,裝一盞茶色刻花玻璃壁燈,具有古樸、典雅、深沉的韻味。床頭柜上可用子母臺燈,如果是雙人床,還可在床的兩側各安一盞配上調光開關的燈具,以便其中一人看書報時另一人不受光的干擾。盥洗間的壁燈:浴室是一個使人身心松弛的地方,因此要用明亮柔和的光線均勻地照亮整個浴室。面積較小的浴室,只需安裝一盞天花燈就足夠了;面積較大的浴室,可以采用發光天棚漫射照明或采用頂燈加壁燈的照明方式。盥洗間宜用壁燈代替頂燈,這樣可避免水蒸氣凝結在燈具上影響照明和腐蝕燈具。用壁燈作浴缸照明,光線融入浴池,散發出溫馨氣息,令身心格外松弛。但要注意,此壁燈應具備防潮性能。居室中的照明已不再僅僅局限于過去的“一室一燈”,如何把用于泛光照明的吊燈、吸頂燈以及用于局部照明和特殊照明的壁燈、臺燈、落地燈等合理地搭配起來,營造出不同情調的舒適宜人的光照空間,成為浪漫一族的更新要求。而壁燈,在其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消費者在選擇時也不妨根據自己的室內空間作大膽的創意和設想,巧妙的用燈飾打造一個個性空間。
家居印象這是一套位于20世紀50年代老樓里的30多平方米小單元。如果不是親見,怎么也想象不出這里還能有如此亮麗的居室。一進妮的家門,讓人一震的是從嫩綠的墻壁上延伸出一個空懸著的雪白框架,極其富有現代藝術感覺。磚石水泥質地的框架上面放的是幾盆綠色植物和各種擺設。搞藝術的參觀者馬上想到這是辦公室設計師辦公室設計的,為了在視覺上區別空間想了一個巧妙的創意——他們這么想,就犯了“高雅”的錯誤。殊不知許多藝術是勞動人民在克服實際困難中創造出來的。原來這框架里面包的是煤氣管道!原結構進門是一堵迎面墻,煤氣管道依墻而走。打掉墻后,走廊成了小門廳,可高懸半空的煤氣管道實在讓人無可奈何。妮靈機一動,想到做個框來包住管道。大面積的墻是嫩綠色的,客廳的視線中心墻是黃的,臥室一片淡紫。所有管子,都被非常飽和的紅所包裹。地板是近乎灰白的,這30多平方米的房間之所以如此清爽,空間感覺如此大,和地板關系很大。整個家里洋溢著春天的氣息。人物素描妮是普通公務員,丈夫展柜制作工作很忙。然而進了他們的家,你卻感覺到家中應該有一位全職太太。這個家是妮自己辦公室設計的,她上大學時學的是工科,并沒有學過辦公室設計或者藝術,對圖像、空間以及顏色的運用沒有經過任何專業訓練。只是依靠女性與生俱來的美感和對色彩搭配的直覺將一個小家營造得充滿溫馨的感覺。
妮展柜制作工作了8年才分到這套30多平方米的小單元。那會兒很多單位不給女職工分房。妮一直等到單位所有男同事都分到夠大的房子,等到他們經過多次輪換、把房子調整到自己滿意,等到這套30多平方米的小單元成了沒人要的東西,領導才動了惻隱之心,把這房子給了她。拿到鑰匙時妮是真正的“歡天喜地”,終于有塊自己的地方讓她來實現關于家的夢想了。積蓄多年的夢想和熱情一旦釋放,絕對讓人刮目相看。如果不是辦公室裝修這個家,妮的丈夫怎么也沒想到妻子有這樣的才華,他曾經感慨萬分地對朋友說,如果你想真正認識自己的老婆,就讓她去裝一個家吧。對于家庭,女性確實有無窮無盡的創造力。
辦公室裝修經歷裝成的家是美麗的,辦公室裝修過程卻是痛苦的。辦公室裝修隊是朋友推薦的,妮去看了他們的木工活之后,便決定了。不幸的是,妮碰上了特別差的電工和水暖工,妮的感覺是他們用自己的家做了一次上崗訓練。在整個家裝過程中,她記憶最深刻的是:返工!沒完沒了地返工,令人絕望地返工。比如家裝中犯的最大錯誤竟然是展柜制作工作程序搞錯,木工先進入,然后才是電工和水暖工。再比如,電工把所有的插座都裝成最大的暗盒,妮走遍全北京也找不到這樣的蓋板。為了讓家具的白色與施工隊木工漆的白色沒有色差,妮親自跑到家具裝潢公司拿了一塊漆好的木板回來進行比較,她容不得顏色有一點色差。妮沒有請監理,一切都親歷親為。妮選擇的是包工不包料,于是“買水泥就跑了六趟,所有的東西都是自己跑,時間用了四個月”。那段時間妮每天幾乎都會接到包工頭的電話,一會兒這個沒了,一會兒要買那個。她想得最多的,就是怎么擠出時間來跑材料。妮是那種對品質非常挑剔的人,一個家裝下來,她幾乎成了建材專家。
妮還沒搬家,洗衣機的水管就裂了,水一直流到一樓,把地板全泡了,只能重新鋪一次地板。經歷了這一切之后,妮說,她的經驗是找辦公室裝修裝潢公司,同時一定要請一個監理。有人說,她下的功夫太大,不值。因為也許過兩年之后這房子就該拆了。可是妮說,即使只住兩年,也值。
TAG:
辦公室
房型
室內
裝修
色彩